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王府设王室(1/2)
方天所期望的效果是达到了,不过代价却是燕北的变得有些混乱不堪。不过这是外人所看到的,对于方天来说,他对燕北几乎了如指掌,他这次回来,就是过来收拾这个所谓的“烂”摊子的。
如何收拾?之所以萧何等人敢把燕北“折腾”成这样,就是因为他汉王本人不在燕北。并且,随着汉王离开燕北时日渐长,加上一些人谣传汉王在海外遇险回不来了等消息,助长了这些人的任行。
同时,萧何等人如此任行也是为了逃避汉王回归后可能的责罚。毕竟现在的燕北虽然是萧何等人说了算,但是整个燕北的行政体系已经变得非常“混乱”和“烂”,根本无法找出头绪,或者说找出一位主事者。找主官?几百位的太守你能惩罚谁。找书教?这批人数更大,并且实际上他们也没做错什么。找议府的那帮政议士?那么完全是遵照着汉王留下的规矩来行事,循规蹈矩的他们有何错。找萧何这帮老燕北系官员?所谓法不责众,萧何等人实际上就是看准了这点,这才会想到把自己的高官拱手让了出来。
事实上,实际主导着这些事的是汉王自己,他们其实没有什么错,只是被方天所利用了而已,而方天也不会真的去责罚他们。
虽然如此,一旦汉王回归,方天便能震慑一切,燕北所有的魑魅魍魉都将无法再横行。
当然,方天回归重新坐镇燕北只是其一。
其二,则是要严法峻律。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在方天有意的引导下,萧何等人“折腾”出了一套“奇葩”的行政体系。这一套奇葩的行政体系之所以现在显得混乱和“烂”,实际上却是因为从根本上没有一个章法对其进行约束,再加其还是形成之初,运行时显得磕磕碰碰也很正常。
而方天所要做的,便是在威慑了萧何一干人等后,直接拿出一个制度笼子将他们罩在他们自己所做的牢笼中。
燕北的权力系统经过方天多次的变革,早已被拆得分崩离析。
首先成立的议府,将话事权从官府手中转移到了议府。有了话事权后,接着又将议府一分为二,分出了一个法议殿,又将官府的司法权拿了过来,同时还赋予法议殿的制律权,并且还将法与律分开,成立的法堂与律庭,一个专门负责执法,一个专门负责仲律。
有了法堂和律庭后,便有了法师与律士,这又从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官员的权力。
所以,越到后面,燕北的官府越发没有权威,成了一个只负责办事的存在。这也是萧何等人愿意放弃高官之职而选择不惜代价的保留议士身份的原因之一。
如此一来,方天就把权力犹如抽丝剥茧般将其一点一点分离出来,并形成了权力中权与力成反比关系的结构。
这便是方天愿意牺牲许多,付出庞大代价所想要的结果。
这样的权力结构有何好处?
不管是现在也好,还是未来星际时代也好,权力结构都是三角形结构,下面是一条线,到了顶后,就只是一个点了,很容易形成三角顶的权力过于集中,并且也会造成上下难以联系的问题,甚至直接形成等级隔阂。
但是方天所引导出的权力结构则不同,她是两个三角形对拼起来:一个权三角,一个力三角,它们拼起来后便是一个四方形:上面无法形成独裁的权力,下面所拥有的话事权让上面不能不听下面的,这样一来,上面就不可能一拍脑袋就做出一个决定,而下面所遇到的问题你上面必须要正视并解决。
同时,降职的晋级方式,让官员从一开始就需要全面了解燕北,并逐渐熟悉各项事务,在降职的过程中,不断从全面变得专域与专业。这样降职晋级成最底层的书教时,便能即全能、又能干,而不是将新人丢到底下去让他们试错锻炼,这个试错锻炼的过程中出错的结果谁来承担?肯定是普罗大众!
虽然这样的权力结构从本质上说很好,却根本没有操作可能。当权者谁会将自己的权力分出去变小,谁会愿意辛辛苦苦晋升后还做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显然更愿意做少出力多讨好的事。
也就方天有着远大的抱负,并且也没有那个权力野望,所以才愿意当那个三角之外的点,以神之视角来审视权力,然后极尽地去弄出一个方形权力结构。
做了这么多,方天就是想在许多观念制度未成型前,为燕北打造一套绝佳的观念和制度,从而为帝国真正奠定万世不朽的基业。
并且这样的一套权力结构其他人是根本学不来的,即使是他那便宜老爹武皇,想要从燕北学习后复制一套,也绝无可能,因为除了需要各项条件外,还需要一个掌舵人进行精细的操作,显然此时只有一个方天能做到。而以后即使有人能做到,却也没有这个历史条件可操作了。
所以方天一直认为这个时代是最好的时代,除了外在条件绝佳外,内在条件也是最适合形成这样一个权力结构的绝佳时机。
其三,为了让这一套制度能顺利运行下去,方天还需还撤销另外一个特权机构——汉王府。
燕北现行的一切都是建立在汉王的王权与王法之上,汉王是燕北的唯一特权者,之前是,将来也是。即使是武皇的皇权,在方天的燕北也不能够逾越他的王权,虽然他的王权来至于皇权。更何况现在的方天比之武皇还要强势,对燕北和汉王来说,皇权名义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而汉王的王权通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